欢迎访问《重庆医学》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3-61965157 RSS
《重庆医学》 | 世界肾脏日专题
  • 分享:

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病以及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认识,并重视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的检测和预防方面全球的迫切需求。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聚焦“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早健康”。
小编梳理了《重庆医学》近年报道且关注度较高的肾脏疾病文章,欢迎各位专家、读者下载阅读。


(网站内搜索对应标题即可下载阅读)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
张大伟1,蔡高平2,谭扬扬3,李宇翔3,杨成4,张斌5,杨旭凯5
(1.甘肃省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兰州 730000;2.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泌尿外科,厦门福建 361003;3.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51;4.空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西安 710032;5.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泌尿外科,兰州 730050)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行一期PCNL的291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分为脓毒血症组和非脓毒血症组。纳入一般资料、结石相关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数据,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60岁(OR=6.438,95%CI:1.548~26.769)、尿白细胞 3 (OR=5.651,95%CI:1.614~31.766)、尿亚硝酸盐阳性(OR=7.117,95%CI:1.190~42.561)、手术时间 ≥90 min(OR=4.626,95%CI:1.137~18.817)、灌注量 ≥30 L(OR=3.312,95%CI:1.090~10.061)为PCN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建模样本中C-index为0.937,校准C-index为0.914,模型预测效能较好。结论 年龄≥60岁、尿白细胞3 、尿亚硝酸盐阳性、手术时间≥90 min、灌注量≥30 L为PCN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关键词:尿路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尿脓毒血症;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慢性肾脏病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玉婷,杨琴,鄢春艳,徐小松,谌清玲,王牡丹,夏菁,陈海燕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重庆 400038)
摘要:目的 构建慢性肾脏病(CKD)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以提升CKD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参考,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初步拟定指标体系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以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8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6、0.961;第2轮函询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20、0.214(P<0.001);各指标权重的一致性测试结果表明,一致性比率<0.1。最终构建的CKD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81项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CKD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全面、结构完整、科学可靠,对评价CKD管理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评价指标;慢病管理;德尔菲法

 

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酸代谢与脂质肾毒性的研究进展
陈寅清1,韩世盛2,王怡2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摘要:脂质肾毒性假说将脂质代谢紊乱引入了肾脏病的研究领域。作为脂质的重要组分,脂肪酸在病理状态下可异位沉积于肾脏各类细胞,参与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脏病(CKD)发生和进展。肾小管上皮细胞(TEC)脂肪酸异常代谢的机制及其功能改变与肾损伤紧密关联。该文通过总结TEC脂肪酸代谢与AKI、CKD的关系,阐述了脂肪酸代谢紊乱导致TEC损伤的具体机制,并探讨了基于调节脂肪酸代谢紊乱改善肾脏损伤的治疗策略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酸;脂质肾毒性;综述

 

高原环境对肾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毛杨兴,余佳宜,冯欢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重庆 400037)
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研究高原环境对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1月15日。由2名研究者完成文献的筛选和相关信息的提取。使用Stata 15、RevMan 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对所纳入研究的数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7篇文章,681例研究对象。结果 显示,高原低氧环境对尿素氮(MD=-0.58,95%CI=-1.08~-0.08)、尿酸(MD=83.84,95%CI=77.24~90.44)、尿微量蛋白水平(MD=5.85,95%CI=5.32~6.39)、肾小球滤过率(MD=-7.75,95%CI=-10.42~-5.08)、血清肌酐(MD=16.34,95%CI=15.06~17.61)具有相关性影响。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会对肾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肾功能;高原;低氧;meta分析

 

高尿酸血症肾损的特征性因素分析及其诊断模型建立
孙筱丹1,吴天晨2,李鸣3,季娟1,吴学苏3,孔文文3
(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00;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南京 210000;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 筛选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肾损的特征性因素,分析其诊断价值并建立诊断模型。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诊断为高尿酸血症的住院患者2405例。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其分为肾损组(n=1343)及非肾损组(n=1062)。通过Lasso和logis-tic回归筛选并分析高尿酸血症肾损的特征性因素,建立诊断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特征性因素及诊断模型的诊断价值,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拟合发现特征性因素与结果间的变化规律。结果 年龄、尿酸(UA)、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高尿酸血症肾损的特性因素。联合诊断模型:logit(P)=-8.70 0.602×年龄(10岁) 0.033×UA(10μmol/L) 0.277×Cys-C(0.1 mg/L) 0.189×RBP(10 mg/L),联合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95%CI:0.880~0.905.血UA每升高10μmol/L,高尿酸血症造成肾损的风险增加3%;年龄每增长10岁,高尿酸血症造成肾损的风险增加83%;RBP每升高10 mg/L,高尿酸造成肾损的风险增加21%;Cys-C每升高0.1   mg/L,高尿酸血症造成肾损的风险增加32%。结论 联合诊断模型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是否发生肾损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Cys-C值得重点关注。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肾损;诊断模型

 

医护一体化管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的影响研究
王笑华,戴玉凤,谢凯旋,廖浩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肾内科,南昌330002)
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该院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常规护理流程,试验组采取团队一体化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无症状低血糖发生情况、不同时间点血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满意度及治疗配合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33%vs.83.33%,P<0.05)。试验组透析后4 h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4±3.02)mmol/L vs.(4.96±2.13)mmol/L,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vs.26.67%,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度、治疗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33%vs.53.33%,100%vs.70.00%,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使患者更加配合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治疗质量。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无症状低血糖
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Cys-C值得重点关注。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肾损;诊断模型

 

一期与二期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韩孝洲1,赵诚2,刘剑新1,张勇1,邱瑾3,田长海1,刘旺1,胡华军1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82;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科,上海 200082;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上海 200082)
摘要:目的 比较术前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一期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L)与留置双J管二期行FURL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53例直径>1.0 cm单侧输尿管上段单发结石行FURL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一期组和二期组。一期组(n=76)术前不留置双J管行FURL,二期组(n=77)术前留置双J管1~2周后行FURL。观察二期组术前留置双J管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总费用、严重并发症和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结果 二期组术前留置双J管期间发生的腰痛、血尿、膀胱刺激征及双J管脱落等的并发症为75.3%.一期组手术成功率[93.4%(71/76)]和二期组手术成功率[94.8%(73/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成功组和二期成功组的手术时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成功组总费用低于二期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期与二期行FUR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期行FURL可避免术前留置双J管期间所致的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缩短治疗周期。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研究
孙海鹏1,沈善林1,陈洪延1,褚艳辉1,刘思远2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济南 250011;2.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济南 250355)
摘要:目的 评估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联合物理振动排石(EPVL)治疗肾下盏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应用双层压电式碎石机进行ESWL治疗的肾下盏结石患者60例,结石直径0.5~2.0 cm。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在ESWL后采用EPVL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在ESWL后采用常规排石治疗。EPVL在无麻醉状态下进行,ESWL及EPVL均由同一团队完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随访28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14和28天的排石率,以及无石率(SFR)、复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R为83.3%,对照组为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排石率为86.7%、术后复治率为13.3%,对照组分别为46.7%、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4、28天结石排出率分别为93.3%、93.3%,对照组分别为90.0%、9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性休克、心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两组肉眼血尿、发热、疼痛、输尿管石街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WL联合EPVL治疗肾下盏结石安全有效,相较ESWL联合常规排石,其SFR高、复治率低。
关键词:肾下盏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物理振动排石;双层压电碎石机

 

智能控压系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7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疗效分析
 李锋,莫俊峰,程天飞,翁彪,石红星,王利蓉,张佼
(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重庆 405200)
摘要:目的 比较智能控压系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取智能控压系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对照组采取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减少或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输血、再次手术栓塞止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控压系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结石清除率,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可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智能控压系统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复杂性肾结石;结石清除率

 

ECMO联合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三级指标规范体系构建
傅丽华,钟瑜,张琼芳,谢攀,张湖海,吴亿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科,重庆 400038)
摘要:目的 探索体外膜氧合(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三级指标规范体系,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建立医护研究小组,基于德尔菲专家法(Delphi)构建ECMO联合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三级指标规范体系,初步评估两轮专家咨询的变异系数与协调系数情况,以及三级指标规范体系的重要程度。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函询,第1轮函询各条目的变异系数为0~0.29,协调系数为0.237(P<0.05);第2轮函询各条目的变异系数为0~0.19,协调系数为0.567(P<0.05),专家函询的协调程度较好。最终形成包括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的ECMO联合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三级指标规范体系。其中,一、二、三级指标重要性评分分别为(4.89±0.31)分、(4.81±0.47)分、(4.81±0.48)分,变异系数分别为0.06、0.09、0.09,专家函询对一、二、三级指标规范体系的重要性相当(P>0.05),专家函询结果集中程度较佳。结论 基于Delphi指导下构建的ECMO联合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三级指标规范体系专家函询结果集中程度较佳,一、二、三级指标重要性相当。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管路;三级指标规范;Delphi法

发布日期:2025-03-13浏览次数: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