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医学》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3-61965157 RSS
纵隔淋巴结CT影像学特征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结CT影像学特征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3年11月于该院经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证实的肺结节病(肺结节病组)及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肺癌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行胸部平扫CT及增强CT,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相关指标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结节病组女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肺癌组,年龄小于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节病组纵隔淋巴结数、位置、短径、CT强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单独检测纵隔淋巴结短径倒数、CT强化值及位置的AUC分别为0.586、0.785、0.505,三者联合倒数的AUC最高(0.789)。结论淋巴结短径、CT强化值和位置在临床诊断肺结节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3项指标联合可提高肺结节病的诊断效能。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岳鸿,阮婷,文琨,陈颖,吕彦天,金明华,徐莉,徐国鹏 △.纵隔淋巴结CT影像学特征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25,54(1):168-17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2-12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